精選優惠券
聽台灣朋友說,最近台灣的很多人都在熱烈討論「避難包(救難包)」的事情。我的好友E說,截至昨天為止,他已被四個人問過:「你有準備避難包嗎?」
那麼你們呢?有準備避難包嗎?其實關於避難包,我在很久以前就曾寫過幾次文章。最近的一篇〈有備無患的防災用品〉,收錄在《東京男子部屋》一書裡,當時主要是聊避難包的必要性。
其中,有一個東西,我認為真的是實用好物,避難包裡希望大家一定要放進去的。請拉到下面看我寫的那篇文章。
雖然誰都不希望大地震或戰爭發生,但終於因為現在局勢的契機,大家開始認真思考準備避難包,我覺得是好事。
在〈有備無患的防災用品〉文章前,我也整理出日本避難包裡,通常會有什麼。另外,也貼出目前在Amazon Japan賣得最好的避難包前三名,供大家參考。
不一定全部都要有,看個人需求。
最後是很多人會問,避難包哪裡買?我沒有開團購或代購。自己到網路搜尋一下就有。現在台灣的購物網站都有。
若缺貨的話,就到日本買吧!你身邊應該有朋友每一兩個月就會飛一趟日本吧。Bic Camera這類型賣場都有賣。
【基本生存用品】
•飲用水(500ml×數瓶):目標一天至少確保1.5~2L
•緊急糧食:如糧食餅乾(カンパン)、能量棒、即食飯、罐頭、營養補給果凍等
•簡易炊具:固體燃料、攜帶型爐具、火柴或打火機(某些套組也會包含熱水袋飯)
【醫療與衛生用品】
•急救包:OK繃、紗布、止血帶、藥品(感冒藥、止痛藥、個人藥品)
•口罩、濕紙巾、酒精棉片
•攜帶型廁所(簡易便袋):地震後廁所常無法使用
•女性生理用品、尿布(視家庭成員而定)
【保暖與照明】
•緊急保暖鋁箔毯(アルミブランケット)
•雨衣、手套、防寒帽子與襪子
•手電筒/頭燈+備用電池
•蠟燭(有些人備著以備電池耗盡時使用)
【資訊與聯繫工具】
•收音機(建議手搖充電式,亦有附手機充電功能者)
•備用電池或行動電源(行動電池)
•緊急聯絡卡(包含家人聯絡資訊、血型、過敏資訊)
【實用工具與日常雜項】
•瑞士刀/多功能小刀
•哨子(呼救用)
•現金(小額紙鈔與硬幣)
•塑膠袋、拉鍊袋、繩子、膠帶
•筆記本與筆
•護照影本或保險證影本
【其他貼心用品】
•孩子或高齡者的專屬物品(藥品、奶粉、玩具等)
•眼鏡、隱形眼鏡備品
•備用衣物、內褲
Amazon Japan 銷售前3名的避難包
1.防災バッグ 【 防災士が監修した 防災セット 】 防災リュック
2.アイリスオーヤマ(IRIS OHYAMA) 防災グッズ 防災リュック 防災セット
有備無患的防災用品
收錄張維中散文集《東京男子部屋》/原點出版
一天到晚都在震。這幾年無論是日本還是台灣,總有這種感覺。比以前更大的地震,似乎發生的頻率愈來愈高了。不知道是正常能量釋放,或是誘發另一場大震的前奏呢?誰也說不準。唯一能確定的只有倘若下一秒就來一場毀滅級的地震,恐怕都不是太意外。
東日本大震災以後,我家就一直有準備著防災用品。把一些在緊急狀況時可能會用的東西塞進一個袋子裡,以備不時之需。最初是在百元商店買了一個印有「非常用持出袋」(緊急外帶包)的帆布袋,將手電筒、電池、火柴蠟燭、哨子、保存期限長的乾糧放進去,此後就沒再管了。有一次地震後拿出來檢查,忽然覺得那袋子很難開又不好背,而恰好手邊多出一個沒在用的PORTER吉田包,於是決定拿來替換。
「哇,這背包這麼好,平常不背太可惜了吧?救難包有必要用到這樣嗎?」朋友小山君看到了問我。我搖搖頭,笑著回答:「哎啊你不懂天秤座啦!避難也是需要儀式感的。」
當然希望不會有用到這種儀式的時候啦。但有備無患,畢竟我是同時經歷過台灣九二一跟日本三一一地震的,很知道「物」到用時方恨少。
記得那一年地震後,很多人家裡都會放著救難包,只是後來有一段日子地震不太多也不太大了,這東西逐漸消失在生活裡。直至這兩年,日本地震的口味愈來愈重,一搖經常就是四、五級起跳,東北甚至常出現六級,防災用品才又被重視起來。
上星期東北又來一次大震,東京也搖晃得嚴重,結果造成關東有兩百萬戶大停電,就連很少停電的東京都二十三區,都有七十多萬戶陷入黑暗世界。我家很幸運沒停電,就算是停電了也不會慌亂,因為我的救難包裡早有準備好應急用品。認識的友人可沒那麼幸運了,他家停電了,而身邊只有手機能發光,但偏偏電力只剩下不到百分之十。第二天,他說他就衝去賣場買了手電筒,也順便準備了一個救難包。
這場地震讓家電賣場的手電筒銷售量比平常多了十倍,防災用品的銷售也跟著亮眼。想起去年春天也有一次較大的地震,據說不久以後的母親節,日本賣得最好的母親節禮物竟是防災用品組。這真是非常實際且貼心的禮物了,雖然希望媽媽用不到。
以前我曾覺得救難包應該收在臥室的櫃子裡,睡夢中若地震來襲,一拿就能走。搬到現在住的家以後,玄關的鞋櫃很大,有一個隔層能塞進我的PORTER救難包,於是改放到那裡。前幾天看到一項報導,經歷過阪神大震災的難民說,大地震發生瞬間,以為收在房間裡的東西能帶出去,這想法太天真。他的建議是救難包應放在玄關,例如矮鞋櫃裡。一來是若真要逃,總得從玄關逃出去;二來是那裡通常東西較少,不會被翻落的雜物給擋到。那個受訪者還說房子的結構裡,就屬玄關的部分最穩,但不知指的是否是日本木造的獨棟房。
防災用品系列玲琅滿目,連無印良品都有推出防災用品懶人包。如果懶得思考該買什麼,嫌一樣樣採購麻煩的話,無印的組合包都已經幫你配好。不過,無印的防災用品裡少了一項我覺得非常必須的東西,那就是最近地震後,總是賣得最好的產品——手動充電收音機兼行動電源及手電筒。
我沒寫錯,就是那麼長的名字!去年我也買了一台,替救難包升級。這東西用USB線充飽電以後,具備手電筒和收音機的功能,還能為手機充電,要是電用完了,拉開把手就可以開始用愛發電,啊不是,是用旋轉發電。在一定的時間內旋轉到某個程度時,可產生應急的電力。不覺得非常聰明嗎?在此真心誠意建議所有人的家裡,都應該準備著這項神器。
最近這場地震後檢查救難包時,突然覺得應該放一點現金進去才對。習慣了用手機的電子錢包付款以後,身上的現金都很少了。在緊急狀況中,如果只能用現金,而提款機又無法使用時,就算手機的電充得多飽,一切也是枉然。
「至少可以上IG發『限動』啊!」小山君的社交關係是活在社群網站世界裡的,他聽聞後這麼告訴我。
我驚訝地回應:「到了那種時候,你還在乎發文?」
小山君搖搖頭,笑著回答:「哎呀你不懂啦,這就是我的儀式感!」
更多相關內容 〈有備無患的防災用品〉in 東京男子部屋
電子書 https://readmoo.com/book/210266299000101
張維中專欄/吉澤亮、橫濱流星主演電影《國寶》詮釋日本歌舞伎藝術華麗而哀傷的美
【長野】張維中《日本,旅人的形狀》/善光寺一日遊,推薦路線和店家清單
延伸閱讀
作者資訊
居日作家,2008年起以東京為生活據點,書寫一系列的跨城市文化觀察,出版類型除旅遊以外,橫跨小說、童書與繪本,曾獲金鼎獎。代表作散文《東京模樣》、遊記《東京半日慢行》,最新作品為《日本,旅人的形狀》、小說《划船去摘星》。